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免费食宿+差旅补助,哈尔滨工程大学诚邀您参加首届海内外青年学者“兴海论坛”!
2016-03-19 14:21:00
中国教育在线

  导 读
  哈尔滨工程大学统一安排食宿(免费);受邀参加“兴海论坛”青年学者自订机票,哈尔滨工程大学予以报销往返机票(报销的最高限额如下:欧美等地1.5万元/人,亚洲国家1万元/人、港澳台或国内0.5万元/人)。

 

  一、“兴海论坛”简介

  海内外青年学者“兴海论坛”旨在通过邀请不同学术背景的海内外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技术问题等展开研讨和交流,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并加强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对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认识与了解,互相启迪,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二、学校介绍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各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学校现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本科招生专业5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11个、国防特色专业7个,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学校是首批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并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是海军在东北地区唯一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依托学校。

  学校历来有重视科研工作的传统,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核动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验证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当前,学校是我国深海油气开发最核心装备30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3000米起重铺管船的设计研发单位之一,是“深海空间站工程”六个系统中三个系统的牵头单位,是“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水下导航定位系统国产化的装备提供方,为我国首条三体搜救艇、万箱集装箱船、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新船型开发及深海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术支撑。“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和国防“973”计划及“863”计划、国防预研和型号等一大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60余项。2015年科技经费到款突破10亿元。

 


  三、申报条件及学科领域

  1.青年拔尖人才:具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且在海(境)外从事科研工作3年以上,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成绩或具有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年龄不超过35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年龄;

  2.优秀博士研究生: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应届博士研究生,且本、硕均为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毕业,具有良好的学术基础和成长潜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30岁;

  3.船舶与海洋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力学、数学、物理、人文经管等相关学科领域。

 

  四、申报时间及报名方式 

  1.自通知发布之日起接受申报,申报截至时间:2016年5月8日。

  2.请填写《哈尔滨工程大学海内外青年学者“兴海论坛”报名表》(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发送至邮箱:rencai@hrbeu.edu.cn。受邀者将会收到主办单位的参会邀请函件,欢迎海内外青年学者踊跃报名、咨询相关细节。

 

  五、日程安排

  2016年5月27日报到;
  2016年5月28日开幕式、专题论坛、参观交流;
  2016年5月29日离校。

 

  六、差旅与住宿

  学校统一安排食宿(免费);受邀参加“兴海论坛”青年学者自订机票,学校予以报销往返机票(报销的最高限额如下:欧美等地1.5万元/人,亚洲国家1万元/人、港澳台或国内0.5万元/人)。

  联系人:白云 高山
  电话:+86-451-82518061
  传真:+86-451-82569553
  Email::
rencai@hrbeu.edu.cn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