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发展研讨会在黑河学院召开
2017-08-25 11:09:00
中国教育在线

  8月22日,《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发展研讨会在黑河学院明德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中教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印凯、121项目总监王颖,黑河学院校长贯昌福、副校长张焕强与来自华侨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7所高校的33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共同探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如何开拓国际视野、促进中美学生交流、提升中美留学服务。会议由中教国际交流中心121项目总监王颖主持。

  会上,校长贯昌福简要介绍了黑河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国际化办学特色,他指出,学校基于自身历史积淀和区位优势,在积极开展对俄交流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与亚洲、欧美国家高校的交流合作,加强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伦敦南岸大学、日本松荫大学及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交流合作。学校自今年3月加入《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后,多次到兄弟院校调研学习,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现已经完成了首批学生录取工作。他强调,本次研讨会是在121项目被列入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框架下“新的引领示范性项目”新背景下召开的,意义重大,有利于各高校交流学习经验,推进项目规范管理,挖掘项目平台潜力,推动项目向深层次发展,进一步提高121项目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他希望,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积极推动下,在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搭建的大平台上,学校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中美学习交流及项目合作中,推动两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推动中美人文交流,实现共融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教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印凯从项目规模日益拓展、交流形式不断丰富、交流国别逐渐增加三方面介绍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目前发展情况。他指出,《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自2001年3月成立以来,已成功为中美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创建了崭新模式,为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作出贡献,成为中美高等教育合作方面高校参与者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合作与交流领域最为广泛的重要平台。他表示,中教国际交流中心将继续完善和开设更多中外人才培养项目,探索更多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的学校和国外学校的合作及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讨会上,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杜承铭介绍了该校开设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做法和经验,指出应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高品质的国际项目中,保证学生海外学习的选择,帮助学生不断发展,同时也要在美国、中国促进师资力量的培养,让更多的教师也能参与进来。云南师范学院副校长马力强调,在探索中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同时,应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培养一批能够肩负“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国际化人才,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助力。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胡凯结合该校121项目的开展情况,分享了学校近年来好的做法,他认为,各部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高效配合,才能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效执行;要做好前期准备,强化项目宣传效果,扩大项目选拔范围;要与美国高校长期保持往来,增加互信,探索更多合作形式,增加办学项目。华侨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李勇泉认为要创新教育模式、推动国际化办学,则应该进一步加强中美大学生双向交流项目,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要注重全英文师资力量的培养,在校内开设全英文课程,在各学院形成国际化教学氛围,为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打下重要基础。重庆师范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就各自院校《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招生、学籍、学分互认、教师待遇与培训、校内各部门分工管理等情况及《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多点式延伸服务YES一学期交流项目、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如何提高项目院校学生出国率、提升师资水平等方面进行交流和研讨。

  自2001年3月起,为培养国际化人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合作实施了以中美高校学分学历互认为基础的“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经过16年的发展,该项目已由单向交流发展为双向交流,交流领域已由本科生交流延伸至学者访问、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为中美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创建了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列入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成果清单。截止至2016年,交流高校已由7所(中方3所,美方4所)发展到137所(中方110所,美方27所),交流学生已由35-50人发展到2700余人,其中,1700余名学生同时获得中美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士(硕士)学位。黑河学院2017年3月正式加入《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今年共招录该项目学生20人,121项目对推动学生国际互动,增强教师国际化视野,提高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238718270 2020-07-31 16:57
中国教育在线 2020-07-22 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