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真香”预警!哈工程招办主任送你报考锦囊
2020-07-26 00:31:00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高考成绩陆续可以查询
考得好更要报得准
报考也是一门学问
简要概括说
报考无外乎需要考虑两点
理想的大学、理想的专业
前方“真香”预警
报考经验丰富的哈工程招办主任陈大龙老师
从高校情况、专业情况两大方面
送你报考锦囊妙计
  锦囊一:高校篇
  一、关注录取平均分更靠谱
  很多家长和考生在选择高校时,只关注高校普通类上一年度的录取最低分或录取位次,而忽视录取平均分这一重要参考指标,这样的做法不利于考生专业选择和日后就读。以哈工程2019年黑龙江省普通理工类录取情况为例,录取最低分为590分,而录取平均分近599分,两者相差近10分,录取位次区间涵盖考生2000余人。如果遇到一些高校上一年度出现断档情况,录取最低分和平均分会相差更大,因此,不推荐这种片面的报考方式。
  最全!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报考指南来了!内有近三年录取分数哦!
  二、同层次属地高校更划算
  根据招生计划投放政策和投放策略,一般来说,属地高校面向属地投放的招生计划要明显多于非属地招生计划,由于招生计划多,一般来说同层次同实力的属地高校录取分数会低于非属地高校录取分数。与此同时,属地高校投放属地计划势必涵盖全部本科招生专业,且每个专业的招生计划较多,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考生专业选择偏好。选择高校和专业,实力应该是首要参考因素,因此选择报考同层次同实力的属地高校,在保证学校层次和专业实力的同时,用“富余”的分数就能挑选到更好的专业。
  三、进入理想学府渠道很多
  高水平大学都拥有多种招生类别,因此进入高水平大学并不仅限于普通类招生。以哈工程为例,符合资格条件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符合地域条件可以报考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符合民族条件可以报考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少数民族预科班,认可中外联合培养模式可以报考联合学院和联合办学专业。虽然录取入口不同,但都是本科一批次录取,培养模式相同,毕业标准一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培养水平和毕业标准甚至更高),毕业获得的哈工程学位证和毕业证完全等效。
  四、学校层次关系未来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教育部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将担负起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使命。因此通过高考能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深造,将会影响考生将来的就业质量、升学质量乃至发展质量,“降层次选地域、选高校”的想法需要斟酌。
  锦囊二:专业篇
  一、用相对高分获取优厚培养政策
  每年会有一些分数相对较高的考生无法进入理想大学或无法选择理想大学的理想专业,强烈推荐这类考生预留15-20分去享受高校各类拔尖人才培养政策。例如哈工程设立陈赓班、船海班、船舶动力班、核创班四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执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自主选择专业学习,采用名师小班授课,单独导师指导,提供单独奖助学金和出国交流机会,满足基本条件的实验班学生100%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这些优惠政策值得理智务实、高瞻远瞩的高分考生拥有,也必将更好助力高分考生成长成才。
  哈工程不止凉爽宜人,更有六大不容错过的报考理由
  二、给选择更好的专业预留分数空间
  每所高水平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王牌专业,例如哈工程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获得最高等级A+评价、控制科学与工程获A-评价,核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均进入全国排名前20%。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拥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议考生报考时预留10分左右空间用于在理想高校挑选专业,至少预留5分左右避免专业调剂。
  三、勇敢冲击力争二次选择
  理想和现实有时候很难调和,有些考生虽然能够进入理想大学,但是专业选择度不大,这就需要额外关注高校的转专业政策,很多学校都采取大类招生和设置转专业政策。例如哈工程一方面有8个专业类按照大类招生,一个专业类包含若干个专业,考生先进入专业类学习,再分流选专业。另一方面按照“转出无门槛,转入有途径”专业二次选择的工作思路,全面取消转出专业门槛限制,保证学生专业自主选择权。这些举措都为考生二次选择专业创造了机会。
祝2020年高考考生
都能考入理想的大学、心仪的专业
@准HEUer,我们在哈工程等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