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龙江“四有”好老师系列报道:佳木斯市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校 袁艳敏
2018-04-08 09:53:00
中国教育在线

将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山村教育

佳木斯市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校 袁艳敏

困难面前,无怨无悔

  当老师是袁艳敏从小的梦想。2006年大学毕业,通过层层选拨她被分配到佳木斯市偏僻的万发村小学支教两年。

  在那里,她与28个孩子一起学习,早上他们一起生炉子,晚上袁老师护送他们回家去,她们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两年后,当孩子们得知她要走了,都变得格外听话;家长们也纷纷给她打电话,恳求她留下来。但他们不知道,超期服务不会有任何的工资。可孩子们还有一年就毕业了,谁来管他们?当时袁老师心里特别矛盾。思前想后,决定再留一年。这一年很快,转眼间孩子们就毕业了。毕业典礼上,家长们见到袁老师就一拥而上,把她团团围住,有的还哭了。袁老师当时都傻了,脑子一片空白,这是咋了?

  “袁老师,你一年没工资,你咋不说呢?要不是校长说,我们还不知道。”

  “袁老师真不容易!这钱你拿着。”

  大家一边说一边掏钱,你100,他50的,把钱硬塞到袁老师的手里。

  袁老师当时哭得稀里哗啦,但还是托校长把钱全部退了回去。做这些不是因为钱。袁老师太爱教师这个职业了,太爱她的孩子们了,她愿意为这些,无偿付出全部精力。

坚持教育,永不放弃

  三年支教结束后,恰逢2009年黑龙江省开始实施国家特岗计划。袁艳敏主动报考,考到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学校任教。这一教,又是九年。

  九年来,袁艳敏家访学生四百多次,给调皮的孩子以引导,给贫困的孩子以资助,给自卑的孩子以鼓励。袁艳敏不辞辛劳地走村入户,不厌其烦地做家长的工作。她对自己说,一定要有耐心,有爱心,有毅力。

  班上有一个女孩叫文秋,被寄养在亲戚家里,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她性格孤僻,很不合群,对生活没信心,对学习也没兴趣。看到这种情况,袁老师很着急,经常和她的父母联系,劝他们多跟女儿沟通。可电话打多了,他们对袁老师有些反感,后来看到袁老师电话索性就不接了。

  一天深夜,袁老师在批改作文《幸福是什么》,有的孩子写到:幸福就是考100分;幸福就是穿一件新衣服……但当她看到文秋的卷子时,她愣住了,文秋写道:“幸福就是一家人能够在一起!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回来,我做梦都在想他们,可是我都不记得他们长什么样子了……”

  没有多考虑,袁老师拿起电话打给文秋妈妈,看深夜来电话,文秋妈妈以为有什么急事,终于接了,电话那端,文秋妈妈半天都没说出话来,后来声音开始变得哽咽……

  两天后,袁老师正在备课,有人敲门进来。万万没想到是文秋的父母。他们辞工赶回来,决定就陪伴在文秋身边。

  渐渐的,文秋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微笑时时洋溢在脸上。小学毕业时,她还被评为了学习标兵,语文得了年组最高分98分。文秋妈妈说:“袁老师,谢谢你!没有你我们不可能回来,文秋最应该感谢的人是你!”

  与城里学校相比,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多、单亲家庭多,对于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需要老师更多一份爱心和细心。

  班上曾经有个男孩叫小华,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父母的即将离异让孩子无心学习。为了挽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袁老师用善意的谎言告诉小华爸爸说孩子不舒服,让他马上来学校一趟。到了学校后,袁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谈了整整一下午,终于感化了这个一度想破罐子破摔的男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不应该喝醉酒就打小华妈妈,对不起妻子孩子,但是碍于面子,没有勇气去孩子姥姥家接小华妈妈回来。第二天下班后,袁老师坚持陪他去了小华姥姥家,当面让他给媳妇赔礼道歉、作出承诺。就这样,一家人又和好如初了。

  秋收后,夫妻俩开着三轮农用车一起来学校接孩子,看到这样温馨的画面, 袁老师也感到有种暖暖的幸福,特别是小华去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桦川一中,袁老师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由于乡村外出打工人数的不断增长,班级里留守儿童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了让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2017年11月,袁艳敏与北京的教师之家公益教育联盟取得了联系,并通过他们与南开大学的爱心团队开展了SGP(心灵陪伴)陪伴者计划展开合作,通过互联网在线互动的方式陪伴乡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成长。自从开展这一课程以来,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看到这些,袁艳敏感到有一种莫大的欣慰!

无私奉献 亏欠家人

  在事业上的付出,却亏欠了家人太多,孩子还不到5个月袁老师就给断奶了,选择了上班住校。

  孩子断奶上火,哭闹不止;姥爷又突然去世,家里乱作一团。袁老师心理矛盾着,明天的家长会,怎么办?此时正是农忙时节,山村的家长翻山越岭来学校很不容易,她狠狠心让妈妈一人带着孩子去医院。妈妈遗憾的流着泪说:“我对不起你姥爷,可你却对得起你的学生啊!”

  孩子两岁多患急性脑炎,腰穿化验,必须由父母签字。袁老师请了两个小时的假赶到医院,只见孩子幼小身躯蜷缩成一团躺在诺大的手术床上,惊恐的大哭着,两个护士瞬间压着孩子的头和脚,医生手里拿着一个很粗的针管,她惊呆了……这时,医生让袁老师出去,身后手术室里传出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袁老师妈妈的眼泪扑簌簌往下落,她的心瞬间被掏空…….手术室门开了,只见孩子还是蜷缩着一动不动,脸色苍白,惊恐的望着她,她像疯了一样扑上去抱起孩子紧紧的搂在怀里。可又想想,她的学生,即将面临小学毕业统考,她又毅然决然选择了学生,把孩子送到妈妈怀里,妈妈生气地说“把你卖给学校得了”,袁老师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头也不回地返回学校。孩子住院17天,袁老师妈妈抱了17天,袁老师煎熬了17天。她一节课也没耽误。

脚踏实地 继续前行

  每送完一届毕业生袁艳敏都会接到这样的电话:“袁老师,你下学期你还教六年吗?我家孩子要上六年级。”“袁老师,你跟班吧,教初一,要不然我们去找校长......”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袁老师知道那是工作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家长的认可,学生们的好评。

  这些年来袁老师不仅是教育学生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教学上更是一丝不苟,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懂得问题总是要问出个所以然来。为了丰富教学经验,全校老师的课她听了一遍又一遍。她深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特别是一些老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农村教学经验,他们讲的话,学生特别爱听,他们的举手投足,都与学生的心理合拍,要想丰富自己,必须博采众家之长。每一节课都要求自己先烂熟于心,利用手中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将教案设计完善;每节课后,她都做深刻的反思,哪里做得还不到位,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在不断的努力中,2017你她荣获了全国“一师一优课”一等奖。

  毕业至今,袁艳敏在乡村教师岗位上干了12年,先后接任了九个毕业班,很多孩子圆了大学的梦。2016年8月她被教育部从全国60多万特岗教师中遴选为全国优秀特岗教师,获此殊荣的全国只有18人。同时她还入选“播种希望与未来”全国特岗教师巡回报告团,进行全国事迹宣讲;今年6月,又获得“全国希望工程烛光奖”,到北京大学参加颁奖典礼。

  特岗教师被教育部称为是乡村教育中“换血的一代”,虽然得不到更多、更高的名与利,但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第一线,作为乡村特岗教师,袁艳敏看到了自己在乡村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她愿把青春都奉献给神圣的教育事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8-04-19 16:04
中国教育在线 2018-04-17 11:07
中国教育在线 2018-04-17 11:01
中国教育在线 2018-04-17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