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哈尔滨理工大学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
2021-12-20 16:27:00
哈尔滨理工大学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教育强国和高水平大学的关键。2020年12月,哈尔滨理工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未来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研究生处和各培养单位提高政治站位,转变固有观念,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措施显著。
  一、发起成立全国首家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联盟,开创龙江研究生课程思政育栋梁新局面
  2021年3月,全国首家涵盖全省范围的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成功举行,联盟成立大会引发主流媒体热议。
  哈尔滨理工大学充分发挥联盟理事长单位作用,围绕“思政引领、聚焦四为、立德树人”,开展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系列培训五期,全省共计2万余人次参加线上培训;“七一”期间,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巡展活动,全省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43个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分6期在联盟网站和公众号宣传推送,网站和公众号累计发布各类信息153条,浏览量达2.2万人次,宣传阵地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负责全省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项目的评审工作,21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申报四类项目共计615个,立项建设6个研究生课程思政教研中心、35个导学思政团队(导师)、55门课程思政课程和200个课程思政案例进入案例库;承办全省首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研究生赛道省赛,共评选出个人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8项,个人专项奖15项,优秀组织奖7项。
  初步构建龙江高校研究生思政育人协同机制和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平台,为我省研究生教育注入红色基因、国防特色和“龙江血液”,推进全省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生思政育人建设成果显著
  坚持“四为”方针,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导师职责等多方面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把控课程建设“主战场”,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依靠导师队伍“主力军”,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任课教师、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全过程,导学思政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相互支撑、协同前行,研究生课程思政取得国家级突破性成果,各类项目立项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网络化系统控制理论(中英双语)》研究生课程及其团队(胡军、陈东彦、石宇静、武志辉、于浍、陈雯、吕重阳、徐龙)获批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团队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全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巡展活动;在全省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项目评选活动中,学校大珩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准立项,为全省6个教学研究中心之一,同时有4门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3个研究生导学思政团队和10项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获准立项建设;2名研究生任课教师荣获全省首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和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奖。
  三、扩大宣传力度、改革选拔机制,研究生生源质量显著提升
  采用线上直播方式开展招生宣传。与中国教育在线网站合作,举办12场研究生招生宣讲活动,介绍学科专业设置、导师队伍、科学研究、奖助政策、研究生风采、就业等情况,通过掌上考研APP、学习强国、有道、B站等平台进行现场直播。共有26537人次收看宣讲活动,招生宣传取得良好效果,2022年全国报考哈尔滨理工大学考生4611人,同比2021年增加近千人。
 
 
  采取“两段式”博士招生,扩大优质生源比例。第一阶段招收直博生、硕博连读、申请考核考生,第二阶段增加公开招考方式进行选拔。2021年,经过两段式初试、复试考核工作,录取硕博连读30人,申请考核66人,公开招考9人,共105人。其中录取非定向考生97人(含国际产学研联合培养5人),占博士研究生录取总人数的92.4%,录取非定向人数和非定向比例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历年最高。
  拓宽本硕连读培养渠道,吸引优质推免生源。与教务部门配合,在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中,对推免入本校学生采取提前导师互选、提前修读部分硕士课程、提前进行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等措施,有效吸引优质生源。
  四、强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建立健全招生指标分配调节机制。指标分配向高水平科研平台、国家重大战略及重大科研项目、高端人才、高水平产出等方面倾斜。按照“统筹规划、质量优先、绩效导向、动态管理”的原则,制定《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办法》,将培养单位的队伍建设、学科评估等级、科研平台建设、承担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产出、社会服务、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数据,设定权重系数,通过量化计算的方式进行分配。实现“优配资源、提升质量、促进产出”的目标。
  完善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出台《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管理规定》《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处理办法》《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管理规定》,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实施学业预警,加强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匿名评审及会前详审,预防学术不端,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目前,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100%通过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提供的学位论文质量监测服务平台进行匿名评审。近年来“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篇数有所下降,学位论文整体质量不断提高。
  加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出台《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哈尔滨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管理办法》,与哈电集团、东北轻合金公司、齐重数控装备公司、黑龙江鑫达集团等龙江大中型企业开展合作,与佛山、南通、威海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原有8个省级20个校级、院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基础上,新增校级、院级基地37个,聘任校外产业(行业)导师225名,实施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内外导师共同参与指导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以省级、校级、学院三级基地为纽带,产教深入融合,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文化传播等多元一体、互惠共赢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重点支持学生参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鼓励更多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科技氛围,进一步提高学术科技活动水平,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3项。
  五、强化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提升导师队伍素质和水平
  出台《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审核制度》《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组及导师组组长岗位管理办法》《哈理工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管理办法》。严格导师选聘标准,2021年度聘任博士研究生导师3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04名,产业导师225名;构建省级示范引领、校级重点保障、学院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组织2018年、2019年聘任博士生导师参加全省新聘任博士生导师培训班,开展学校新聘任导师岗前培训、在岗导师培训和学院专题培训,落实导师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求,引导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强化导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提升导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指导水平;以学位授权点、专业学位类别为单位成立导师组,设置导师组组长,充分发挥导师组在研究生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打破导师身份“终身制”,实施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审核制度,115名博导、500余名硕导通过2022年度招生资格审核。
  六、发挥专家学者治校作用,推进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换届
  修订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制定学位评定委员会换届工作方案,顺利完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换届工作。第四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由相关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和若干其他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组成,突出教授治学和学术民主的理念与原则,充分发挥委员会在学位授予、学科建设、学术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七、实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适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需求
  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为出发点,在广泛调研并征求各培养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实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除翻译硕士、法律(法学)硕士外,硕士研究生学制统一由2.5年调整为3年,解决硕士学制时间短,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不足问题,有利于学位论文质量提高和科研成果产出。调整后的学制自2022级研究生开始执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站在新时代,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以第四次党代会为契机,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四为”方针,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出发,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高层次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