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共贺哈工程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明日邀你见证雪舰编队诞生!
2020-11-22 19:22:00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教育在线 讯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了参会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
  大会表彰了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哈尔滨工程大学荣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全国文明校园”是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后,中央文明办和教育部开展的第五大文明创建工程,是衡量一所学校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目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评比(学校领域)中的最高荣誉。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党委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项目牵引、创新推动、中心跨越、全面升级”文明创建方针,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打造国之重器、培养杰出人才,坚持六好标准,突出特色重点,形成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有传承、有特色、有典型的“三讲三有”特色文明校园格局。
  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一直走在高校前列。2005年,学校获“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09年,晋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自2011年起,学校连续三次荣获文明创建工作国家最高级别奖励“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一、抓好重点环节 做到思想道德建设好
  坚持实施“315”超常规举措,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出台《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行10条特区政策和“两分两专”教学综合改革等5项计划(简称“315”),为全省高校思政课建设树立了标杆。
  坚持政策推动项目牵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各门课程育人功能。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时,把哈工程“注重发挥课程育人功能”作为案例,佐证高校形成的特色鲜明课程思政建设格局。

  坚持职称评聘“三单”政策,建强思政工作主力军。出台《思政工作队伍建设计划》,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职称评聘实行单独标准、单独指标、单独评审,辅导员中产生3名正教授、17名副教授,近三年3人入选全国和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坚持巩固特色做法,强化思政育人成效。发挥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省级精品课程达10余年,学校获“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学校心理育人、资助育人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坚持加强疫情期间思政工作,汇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各项工作向心力。出台《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思政工作的通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教工志愿服务学校社区防控,为无法返校的毕业生打包行李,向武汉等地捐赠自主研制的防疫设备,上好升国旗开学第一课,开展毕业“云典礼”、校长授权“云拨穗”等活动,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广泛关注。


  二、抓好关键少数和党支部 做到领导班子建设好
  坚持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加强中心组学习,学校党委形成了“个人自主学习+专题报告引领+集中学习感悟+集中研讨交流”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努力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挂图作战”,绘制“施工图、任务图、推进图”,做到按图推进、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受到工信部巡回指导组充分肯定并向其他高校推荐。


  《光明日报》(2020年1月2日)“红船初心”特刊头题刊发校党委书记高岩文章《传承红色基因 铸就国家栋梁》。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准政治方向、用好方法论、抓好程序保障,完善学校议事规则,健全系列制度。注重发展顶层设计,形成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办学治校能力的“工程100条”。注重师生切身利益,解决了青年教工住房、子女入学等长期想解决而没解决的问题,稳定了人才队伍,凝聚了人心力量。
  坚持抓住“关键人”项目化推进党支部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广党支部发起的“脱口而出100句,人人可为宣讲员”活动,《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抓好主题党日活动,实施“项目牵引、示范带动、规范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133个教工党支部志愿服务400余小时,受益学生数千人,《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广泛关注。抓好支部书记,坚持“书记教,教书记”理念,出台《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年全省高校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中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获第一名。

  疫情面前,开展“‘疫’线党旗红 战‘疫’当先锋”线上主题党日活动,广大教工党支部和党员身先士卒,以“我恨不能穿过屏幕去给你们当面讲课”的精神状态抓好在线教育教学。学校3个教工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三、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做到教师队伍好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贯穿教师评价全过程,完善教师考评机制。严把教师入口关,增加思政面试环节,建立两谈三审一承诺制度。强化教师思政表现考核,实行师德师风考评一票否决制。
  坚持发挥老教师作用,弘扬“三严”教风。2001年学校成立教学督导委,发挥老教授“传”“帮”“带”“督”“导”重要作用。近20年来,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老教授们,平均每人每年深入课堂100学时,把几十年教学经验精华传给青年教师;持续举办“促教学传帮带、练育人硬功夫”主题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邀请国家教学名师等教授逐一点评,引导青年教师弘扬“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教风,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

  坚持选树师德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办好“榜样力量”等专栏。近三年来,学校涌现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和省70年70人模范、龙江最美科技工作者、龙江楷模等一批典型。


  《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多次报道获省最高科技奖的杨德森院士科技报国先进事迹。
  四、抓好特色活动载体 做到校园文化建设好
  坚持传承哈军工红色基因,弘扬“三个第一”价值追求。加强忠诚文化教育和校史教育,强化国家3A级旅游景区哈军工文化园育人功能,办好“军工往事”等专栏,弘扬哈军工前辈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服务国防的忠诚报国情怀。

  哈军工纪念馆面向社会年开放时间近300天、接待人次10余万,作为全国唯一高校博物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广泛关注。
  坚持建设“三海一核”特色文化,强化“为船为海为国防”情怀。开展学、讲、传、唱、树特色文化建设行动,办好“三海一核故事绘”“船院故事”等特色专栏。


  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教育,策划的“雪舰强国梦”主题快闪三上央视(2次新闻联播),“两微一端”等阅读量超1000万+;《航母“脱单”!这个高校的祝福很特别》获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阅读量过亿。践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向“哈军工”前辈学习理念,实现学生体质健康参测率、测试总及格率、毕业年级总及格率均超95%。
  坚持加强创新文化教育,培育哈工程创新文化特质。引导师生树立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以上科技赛事。


  E唯协会代表队连续两届捧得水下机器人“世界杯”,国家级媒体“两微一端”报道等阅读量超1000万+。《光明日报》(2020年5月26日)刊发校党委书记高岩文章《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对学生影响至深》。
  五、抓好和谐校园建设 做到校园环境好
  坚持建设特色文化校园,完善景观育人环境。

  建成我国首座高校海洋文化馆,哈军工文化园整体布局更加完善,由“三区一馆”扩展为“三区三馆”(历史景观区、文化景观区、船海特色区、哈军工纪念馆、船舶博物馆、海洋文化馆)。
  坚持建设平安美丽校园,构建和谐育人环境。抗击疫情期间借鉴哈军工时期管理经验,设立“二道门”,建立学生学习生活区,校园四周加装“电子围栏”,校园更加安全。




  塑造了春有杏花夏有荷,秋染红枫冬雕雪的美丽校园风光,被哈尔滨市民誉为“最美校园”。
  六、抓好阵地建设管理 做到活动阵地好
  坚持加强讲座等阵地建设,突出育人功能。

  邀请知名学者、道德模范等来校讲座,办好阳光论坛、启航讲坛等品牌活动。发挥优秀学生社团育人作用,“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自动化技术创新学生社团获评全国高校大学生科创团队最高荣誉奖——“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全国文明校园的荣誉是对学校坚持“三海一核”特色办学的充分肯定,是对学校坚守“三个第一”价值追求的充分肯定。
  哈尔滨工程大学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养时代新人,以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奋进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努力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海洋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雪舰来了!
哈工程首场慢直播今日启幕军工操场
前天,哈尔滨十年不遇的暴雪
让哈工程美到极致
(太难了!但又,太美了!)
在小编推送的雪景中
很多校友在后台呼唤“雪舰”出场

作为哈工程冬天的重头戏
“雪舰”已经成为了HEUers的冰雪狂欢节
在万众期待中,明天,它来了!


2018年航空雪舰
2019年双舰合璧
为了让师生、家长、校友们一同见证
2020年“雪舰”诞生的过程
学校启动首场慢直播
从今天早8点开始
跟小编一起来军工操场看航空“雪”舰
在白茫茫的雪地上精雕细琢的每一步

还记得去年
我们“雪地航母”身后的省略号吗?

军工操场上将会有怎样的“舰队”出现?
奋斗在大海上的哈工程人
哈工程军工操场慢直播首演,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