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哈尔滨理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圆满完成
2022-04-19 15:23:00
哈尔滨理工大学
  按照教育部、黑龙江省教育厅和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有关要求,哈尔滨理工大学加强组织领导,提早谋划部署,健全措施保障,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复试录取工作。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周密部署下,在相关职能部处和各学院的密切配合下、在全体复试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哈尔滨理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全部工作。
  此次复试录取工作历时21天,1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了212场次的网络远程复试工作,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726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699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7名,较2021年增长6.4%),其中一志愿考生922名,调剂考生777名,推免考生27名。
  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严密部署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
  面对严峻复杂且不断变化的疫情防控形势,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今年的研究生复试工作,认真听取复试录取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工作形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原则,统筹协调校内资源,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力做好研究生复试录取保障工作。陈庆国副校长组织召开线上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布置会,并对复试录取方案和突发情况应急预案严格把关。
  由于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学校召开两次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布置会,从组织领导、考试安全、规范流程、考生服务等方面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强调统筹做好复试组考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将复试录取工作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落实落细。
  精心组织,精准施策,严格落实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的各项方案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复试组考工作恰逢疫情防控最紧要时刻,因此今年的复试录取工作更加严峻复杂,不仅考生通过网络远程参加复试,而且学校首次组织专家居家进行面试,网络复试的环境管控难度加大。学校在认真总结过去两年远程网络复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复试工作文件,包括:《哈尔滨理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哈尔滨理工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工作疫情防控方案》《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线上复试工作方案》。
  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处组织各培养单位完善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复试工作细则,明确职责,规范复试全过程管理。多次组织各培养单位开展复试方案的交流和系统操作的培训,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及时调整复试方案和应急响应预案,形成统一指挥、立即响应、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规范各种突发情况的有效应对流程,筑牢疫情防控和复试组考两道防线,全力保障复试录取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始终坚持以考生为中心,第一时间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QQ群、咨询电话等渠道发布调剂复试信息,开展政策解读,解答考生关切。
  各培养单位结合学科特点,从复试工作流程、人员配备、系统操作、试题安全、工作纪律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完善细化,确保各项举措有效落实。科学设置复试工作流程,安排充足人手,确保复试顺畅进行。对系统管理人员、防疫工作人员、考官和考生进行了多轮次的集中培训、模拟测试。对参加复试的考生情况进行逐一排查,确认考生满足复试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做好突发情况预案,全力做到“考试安全、应考尽考”。
  强化监督,强调责任,严肃实施“云复试”全过程监督管理
  哈尔滨理工大学多措并举,强化监督,确保复试公平、公正。考前采用“两识别”“四比对”等技术措施,加强考生身份核查,严防替考。考中按照“一平台”“三随机”工作原则,确保公平公正。复试期间,研究生处协同纪委办公室通过网络对全校网络远程复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时巡查和监督,要求每一名面试小组教师签订《复试工作承诺书》,规范复试全过程管理,做到科学复试,确保平稳有序。
  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不仅关乎考生前途命运和切身利益,也关乎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周密部署下,在纪委办公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人事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学生处等部门及各学院的通力配合下,研究生处圆满完成了近年来形势最严峻、挑战最直接、情况最复杂的一次硕士研究生复试。

陈庆国副校长组织召开线上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布置会

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现场(一)

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现场(二)

成绩复核小组复核复试成绩、线上调剂复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